东晋门阀政治(东晋门阀制度的特点)

2024-04-23 05:20:59 知新合网

摘要门阀政治形成的政治条件是门阀政治形成的政治条件如下:门阀政治与皇权政治的不同点在于,在门阀政治下,门阀士族能够与皇权实现实际意义上的平起平坐,也就是所说的“王与马,共天下...

东晋门阀政治(东晋门阀制度的特点)

门阀政治形成的政治条件是

门阀政治形成的政治条件如下:

门阀政治与皇权政治的不同点在于,在门阀政治下,门阀士族能够与皇权实现实际意义上的平起平坐,也就是所说的“王与马,共天下”。这与外戚、权臣、宦官专政有所不同,外戚、宦官的权力,依旧是皇权,依旧是皇权政治。而门阀士族的权力,来自于门阀士族自身。

东晋门阀政治形成的条件主要有三个:

成熟的有力量有影响的士族,衰落但尚存一定号召力的皇权,外部民族矛盾十分尖锐。这三个条件有一个发生变化,就一定会促使门阀政治发生变化。丧失第一个条件,一定诱发司马氏皇权的自我膨胀。

丧失前两个条件,足以促使东晋朝廷改姓,从而使门阀政治成为新的皇权政治(刘裕);连第三个条件也不存在了,江左政权就失去了存在下去的历史理由,门阀政治就跟不用说了。

门阀政治是士族与皇权共治,是一种在特定条件下出现的皇权政治的变态。它的存在是暂时的。它来自皇权政治,最后又归于皇权政治。严格意义上的门阀政治,只存在于江左的东晋时期。

东晋门阀政治的演变与特点:

东晋门阀政治肇始于“王与马共天下”。当轴的氏族依次是琅琊王氏、颍川庾氏、龙亢桓氏、陈郡谢氏和太原王氏。在太原王氏之前,当政氏族要么割据上游形成分陕,要么掌握一支军队(如北府兵)。而太原王氏的两支则是分别依附于皇权和相权,最终也一同毁灭了。

在门阀政治下,士族门阀们勉力维系着门阀之间的平衡,以及门阀和皇权的平衡。他们的最大共识是:不允许皇权压制门阀,也不允许有一家门阀取代皇权。因此,当王敦第一次起兵反对晋元帝重用刘隗、刁协、戴渊压制士族的时候,士族门阀们并没有反对,王导甚至在中央报信。

当王敦第二次起兵意图篡立的时候,士族们都反对了。同样,枋头之败桓温行伊霍之事立威,士族们由于还占据着政治优势,也没有反对具有军事优势的桓温;当桓温试图通过简文帝遗诏试图代立,便遭到了士族们的一致反对。

在门阀政治下,士族们力求平衡。北伐大业被当作抬升身价的筹码,这是门阀政治的负面。但是还需要看到正是由于这种平衡,相比于江北的连年战乱,江左政权自王敦、苏峻之乱后保持了七十余年的和平,这是门阀政治的正面。

什么叫东晋门阀政治

后代所称五朝门第,遂以王、谢为其代表。这种情况是由东晋的政局造成的,而不是说魏晋以来的门阀士族中,本来就以王、谢的门第最高。

门阀士族,是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地主阶级中有特殊身份和地位的一个阶层专称。东汉世家地主是其前身,以庄园经济为基础,累世经学,时代高官,“门生故吏遍天下”。门阀制度形成的标志是九品中正制的实行。

东晋门阀政治的影响

“王与马,共天下”,指的是东晋时期士人大族琅琊王氏与司马氏共同管治打理天下。本来晋王朝是司马氏家族的,琅琊王氏家族是怎么跟司马氏家族搞到一块共治天下了呢?

首先,西晋司马氏政权衰微,给了江南王氏等大家族巨大机会。

魏晋时期,从司马懿到司马炎三代人共同奋斗,终于废掉曹魏政权,建立了西晋。西晋初期,晋武帝司马炎管理得当,天下曾出现十年之久的“太康之治”,然而晋武帝死后,新上位的白痴皇帝司马衷无力管理天下,于是在他任上发生了著名的“八王之乱”。十六年的“八王之乱”严重挫伤晋朝统治基础,这时外族又趁“八王之乱”造成的国内空虚,又发生了“永嘉之乱”,致使西晋王朝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。

而司马氏政权也由此衰微,地方的士族也随之崛起,无疑,在南北两地的士族当中,王氏是最成功的一个。

其次,琅琊王氏参与东晋王朝的建立,为王与马共天下打下基础。

当时,八王之乱的最后胜利者是司马越,司马越因为琅琊王司马睿生性朴素,容人纳言,极为欣赏,于是封他为安东将军,都督扬州江南诸军事。

司马睿自知势力单薄,便主动结交琅琊王氏家族的一个重要人物,这个人就是著名的王导。

王导天生将相之才,很小的时候就崭露头角被人欣赏。司马睿结交王导后,王导也乐意为他出谋划策,建议司马睿移镇建康(今南京)。

建康城地扼长江,镇服此地便可扼制江南之地,然后由此可问鼎天下。司马睿到建康城后,王导为给司马睿造势,就利用三月初三当地人去水边求福去灾的节目,带着堂弟王敦簇拥司马睿出行。王氏家族可是江南名门望族,其他大族见王氏如此顺从,也赶紧到路旁拜见司马睿,而司马睿也趁机收笼其他大族,提拔他们出来做官。这时北方大乱,北方大族纷纷南逃,王导又力劝司马睿收笼他们,司马睿听从意见,亦征召他们出来当官。从此,司马睿终于在江南站稳了脚跟。

西晋灭亡后,司马睿在王导等江南士族的拥护下在江南称帝,史称东晋。因为王导对东晋的政权的建立有着不可抹灭的作用,司马睿便将王导比作汉朝的萧何,称之为“仲父”。司马睿为表达对王导的喜欢和欣赏,特别在称帝登基的时候,将王导拉上御床接受百官朝拜,后来王导死活不肯,司马睿才作罢。司马睿便让王导执掌朝政大权,一人得道鸡犬升天,王氏家族几乎所有子弟都被封为大官,占据了东晋官场重要职务,特别是王导的堂弟王敦,他被封为江州刺史,控制上游武装,为影响东晋司马氏政权打下坚实基础。

再次,包揽东晋军政大权的王氏家族,利用手中权力享有东晋治权和影响东晋皇权的长久生存。

王氏家族对司马氏政权影响的事情当中,莫过于王敦起兵事件。当时,司马睿见王氏家族包揽朝政大权,心里极为顾忌。为此,他逐渐起用刘隗等人,疏远王导。王导堂弟王敦生性残忍,本来对司马氏政权早就生惦记之心,于是便借这个事威胁司马睿,叫他悠着点,别给王导难堪。双方矛盾便一发不可收拾,在这种情况下,公元322年,王敦便发兵于武昌,分两路攻入建康。王敦打了胜仗以后,自为丞相,都督中外诸军。元帝司马睿见无力扼制王氏家族势力,于忧愤中死去。这时,晋明帝司马绍即位,让王导辅政。但这时王敦人在武昌,但仍然掌握大权,自行任免官吏,司马绍也无可奈何。

直到晋成帝司马衍上位时,以王导为主的王氏家族对司马氏皇权影响仍然存在。由此可见,东晋的政治格局不是司马氏皇族独享独断的,而是跟王氏家族一起分配共治共享的,对这段历史,民间谚语称之为“王与马,共天下”。

东晋门阀政治形成的原因

形成原因

(1)历史根源:东汉以来的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.(2)政治原因:魏晋政权统治基础是士族,皇帝依赖于士族的支持;

(3)政治保障: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.(成为世家大族培植私家势力,维护政治特权的工具,)

5、衰落原因

(1)自身腐朽:腐朽奢华的生活、与身俱来的特权导致士族缺乏执掌政权的能力,甚至缺乏生存能力;

(2)东晋、南朝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激烈,庶族乘机逐渐典掌机要;

(3)侯景之乱的冲击.晋朝南渡士族“寝略殆尽”;

(4)隋唐科举制的实行动摇了士族的政治基础;

(5)唐末农民起义的打击.(彻底扫荡结束士族制度)

6、影响

士族制度贯穿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最突出的政治特点,也是西晋政治腐败黑暗的表现,决定了这一时期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各方面的官僚门阀特色,对后世影响深远.

消极作用:

士族制度的政治、经济特点,决定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阶级矛盾、民族矛盾、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往往特别尖锐,导致南北长期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.士族田庄经济强化了封闭的自然经济,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.士族是地主阶级中的腐朽集团,越到后期愈发腐朽,是一群社会寄生虫.

客观上的积极作用:1.经济上,士族田庄经济是封建大土地所有制,士族占有大量劳动力,强化了封建依附关系,在魏晋动荡的政治局势下,编户农民依附于世家大族,有较为保障的生产条件,这对封建经济的发展显然有利;而东晋南朝时期,南方相对安定,作为北方移民核心的士族地主来南方立国创业,客观形势使得他们成为开发南方经济的组织者,他们在南方建立的田庄、山墅,毕竟对江南荒丘山泽地区的开发起了推动作用.2.民族关系上,士族士大夫在推动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.3.思想、科技文化上,士族生活优裕,有条件从事文化事业,部分士族蔑视礼法,倡导个性自由,思想上富有想象和浪漫色彩,因而东晋南朝时期在哲学、文学、书法、绘画、科学上有较多的成就,并且富有特色

  • 文章来源网络,如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联系本站,我们会尽快处理。
Copyright ©2023 知新合网  版权所有 琼ICP备2023004204号-2